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学院动态 >

学院动态

学院动态

厚德载物 学以载舟——20英师2班教育见习成果汇报

发布时间:2021-06-09

两周见习的尾声带领着20英师2班的同学们逐步踏离南浦实验中学。纵使光阴如梭,时光飞逝,同学们在这所盛满知识宝藏的宫殿内学到了许多:不仅仅是有关于英语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更是有关于对本专业,甚至是对未来职业的思考。下面就让我们从南浦实验中学优美的校园环境看起,一览20英师2班的见习成果吧。

     


前言

    2021年5月26日,温州大学外国语学院20英师2班的同学们在童芳莉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温州市南浦实验中学教育集团惠民路分校并开始了我们第一次的见习之旅。

    温州市南浦实验中学是以“一套班子、多个分校、统一管理、资源共享”的运行模式,实行“人事管理统一、经费管理统一、管理制度统一、业务管理统一、评估考核统一”的统一管理模式,在教学计划制定、教学常规检查、教学进度安排、教学质量评价、教研活动开展、教师业务培训等方面协调一致、同步推进,实现促进优质课程资源共研共享的优秀学校。

在童老师的带领下,每个小组都成功地为指导老师们颁发了聘书,并且逐步和指导老师们熟悉了起来。

第一天,我们的见习老师们都怀着激动的心情环顾了校园。南浦实验中学的校园格外敞亮、干净,走廊大厅通常饰以红棕色的木头,石柱上甚至是天花板上都装嵌着著名人物的事迹、古诗以及各种地图等。能在这种舒适的环境下见习学习大家都感到很兴奋,同时,我们也有自己的一个小基地,为大家提供批改作业以及休息的场所。

    一、听课小总结

    课前,见习老师们在教室后面坐成一排,随着老师一声“Class begins. Stand up.” 见习老师们和学生们一起齐刷刷地站了起来,向英语老师鞠躬问好,那一瞬间,仿佛有种时光回溯到初中课堂的感觉。指导老师带着她温和的微笑,开始了今天的课堂。带着对教学技巧的极大热情,我们和学生们一起奋笔疾书。往往在一次又一次地感叹老师的课堂之丰富之中,一堂英语课就猝不及防地结束了。

    令我们印象很深的一堂课是八年级(26)班余颖老师关于friendship的导入课。一上课,老师就向同学们抛出了一个问题:你和你的好朋友之间会有摩擦和矛盾吗?这在初中生群体里无疑投下了一颗炸弹,点燃了他们的倾诉欲望。李同学率先和老师分享了关于他和好朋友渐行渐远的心路历程,打开了同学们的话匣子。面对满怀懵懂的孩子们,余老师简单解答了同学们的疑惑后,提出了向帮孩子们排忧解难的helpline寻求帮助的方法,并由此引入了课文。这使我们意识到,教育不只是一场智育修行,更是一场德育熏陶。

    二、批改作业

    在见习过程中,见习老师们每天早上都会有一个固定的和学生斗智斗勇的流程——改作业。在这一过程中,首先,要提起十二分精神,辨认出他们挤在夹缝里的字体,这时,我们终于懂得了以前老师耳提面命告诉我们要写字的良苦用心。这以后,新一轮的“游击战”开始。学生们五花八门的答案,逐渐让批改作业的老师们怀疑起了正确答案。这时,往往要经过激烈的讨论后,我们才能确定一个统一、恰当的批改标准,并对学生们的错误率进行统计,汇总给指导老师。作业大山中,对于我们新手的见习老师来说,挑战最大的就是批改作文。但同时,这也是我们收获最大的地方——能最大程度地发现学生们的薄弱处。

    在短短的见习时光里,我们学到了很多关于作业批改的技巧和方法。我们相信,这也会成为我们未来教师道路上的宝藏之一。

    三、活动参与

    这次的见习让很多人都明白了,生活中所有的我们认为遥远的事情其实就在我们身边,用心去感受其中的过程,我们都能愉快的度过;短短的见习让我们体验了教师这一角色,也让我们更加理解了肩上重大的责任,这在我们成为一名教师的路上会是一次非常珍贵的体验,我很感谢见习的这次经历。

    我们虽然和学生年龄只差五六岁,不会有太大的代沟,但其实在面对课堂时,因为不够了解学生,还是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认识到需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方法。我们幡然顿悟:首先要和任课老师及班主任多沟通,再就是要和学生在课下多沟通,多交流,去了解他们,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沟通的方式也可以是帮助班级策划活动等,就比如这次我们的见习队伍里有一支八年级小组参与了班级的文化艺术节表演的策划和表演,在此过程中,大家都能感受到他们是真心为班级服务,希望为班级创造一点成就。虽然结果没有预料的圆满,但是也在我们的见习经历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四、磨课体会

    6月4日中午,也就是见习的倒数第三天,我们的小廖老师在七(26)班指导老师潘晓静老师的指导下,经历了四天的磨课和对课件的努力改进,终于抓住了这次难得的机会,孕育出了这次难忘的公开小课堂。小廖老师在课后提到:“这次见习,我最大的感受是身份不一样了,以前是以学生的身份在学校,但现在同学们向我说‘老师好’,以及在后面听课,都让我再次认识到了我走上的教师的这条路。”小廖老师还向各位见习小老师们分享了这次的开课体验。在与指导老师的交流中,我学到了一堂公开课中中文不宜过多、课件要简洁明了,而不是五颜六色。另外,一堂课中的每个部分、模块要衔接的自然顺畅,还要学会用教师用语,如“read after me” “have you got the answer?” “now it’s your turn to...”“stop here”等等。其次,时刻注意教室内的动态也是非常重要的,同学们举手回答时,要环顾教室,确保知道同学们的举手状况。”课上,小廖老师镇定自若,循循善诱,为同学们介绍了元宵节的传统内容,其中对话和猜灯谜的形式让课堂都活跃了起来;课后,小廖老师也积极听取同学们以及指导老师的建议,虚心求教。

    尽管课堂和课程还存在不足之处,但是作为第一次开公开课的小廖老师已经很不错了,还得到了老师们的夸赞,希望小廖老师下次继续努力!

 

五、互送告别

    Good morning class! 没想到,竟然是走进教室的我们,和孩子们打了这一天的第一声招呼。见习绝不是单纯的走进教室,听老师怎么上课,值得怀念的时刻太多了。从早上他们跑到面前说早上好,到我们一起坐在教室的后面学习、奋笔疾书;一起参加跑操,在艺术节欢呼。初中生的青春热情,彻底把我们包围,学生们的单纯积极,也一直感染着我们。

    不得不说,14天实在是太短了,才刚刚和这些可爱的孩子们熟悉起来,就要挥手说再见。学生们知道我们只呆两个星期后,慌忙起身追出,想要挽留;于是再留一节课,又再留一节课,只想和大家再说两句话,拍张照片。我们互赠了糖果,甜蜜在我们心里埋下做好老师的种子,希望甜蜜也能让他们更加懂事。

    “老师你真的要走了吗?”我们最后一次点点头挥起了手,于是第一次见习之旅就结束了。在校门口又停留甚久——相识甚短,但愿永不相忘。

    六、见习感受

    经过为期两周的见习,大家不仅拉近了同学们之间的距离,再次忆起中学的时光,而且学到了更多为人师表所应该做的事和课程的设置以及体会,下面让我们来听听几位见习老师的感受吧!

    七年级小组的见习小老师小华老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次见习,我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老师所肩负的责任。学生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我们没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很多问题就无法和他们说明。老师不仅需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还需要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将不同的碎片化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帮助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这需要足够的耐心和细心。所以加油吧,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呢!”

    八年级小组的见习小老师小季老师提到:“今天是见习的最后一天了,晃眼两周的见习也要结束了。虽时间不长,但体会甚多。明白了那句读万里书,不如行万里路的深刻体会。通过这次的见习,在与学生的沟通中,在作业的批改中,我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为详尽和深刻的体悟,我也初步的感受和明白了班主任工作的基本流程,也学习到了英语授课中的许多优秀教学方法。总之,这一次的见习机会,打开了我的视野,在真正深入学校,深入同学中增长了知识,收益颇多,为我以后英语教师的道路打下坚实基础。”

    七年级组的见习老师小吴老师有感而发:“第一次来见习,是一次从未有过的体验与挑战。遥远的距离的来回奔波会使我们疲惫,但是每每在学校看到一张张稚嫩的面庞,我就感到十分的亲切与向往。感觉现在所做的努力都是值得的。见习中跟着老师学了很多,比如怎么备课,怎么与同学们交流,怎么给予适当鼓励,怎么批改作业等等。十天都是收获满满。”

    相信不只是这三位见习老师,20英师2班的每位同学都收获满满,体会颇多。祝愿大家能带着这份出初心,怀抱着这份旅程最初的梦,继续向着我们共同的目标——教师出发!


结束语

    6月8日,经过两周的见习,20英师2班同学在南浦实验中学的见习正式结束了。同学们通过深入初中教师和学生的课堂和课余生活,对于初中课堂教学和校园生活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和见解,收获很多。在这短短的时间里,我们要感谢初中英语指导老师上的一节又一节充实又引人入胜的英语课,让我们见识到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精彩的教学例子;我们还要感谢初中班主任实习指导老师的引领和指导,让我们知道了初中的班主任就如同“保姆”一样,责任和任务都很多,不仅仅是要关注学生学习情况,也要关注学生的行为处事的培养方面。

    我们也要感谢温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和见习指导老师给予我们这次宝贵的见习机会,在大一就能早早地深入真实的学校课堂。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会把这次的所看所学所思所想转化成为我们自己的经验和能力,在英语教学能力和班主任管理能力上有重大的突破。我们现在在前进,也一直会前进!

    告别现在,面向将来,我们将会开启我们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