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求学问是,快乐见习——记20级英师1班教育见习活动总结
发布时间:2021-06-09
(一)序言
2021年5月26日,温州大学外国语学院20级英语(师范)1班的27名同学,在见习指导老师童芳莉老师的带领下,来到鹿城实验中学,开展为期两周的教育见习工作。温州市鹿城实验中学坐落在瓯江之滨,鸟语花香、风光旖旎的杨府山脚下,校园环境幽雅、交通便利,是一所集学园、花园、乐园、家园于一体的教书育人、修业求学的神圣殿堂。
通过这次实践,我们了解了中学英语课堂的教学现状。在与指导老师交流沟通的过程中学习到了一些教学方法,并深入中学英语教师的具体工作,包括备课上课、布置批改作业、改卷评卷等。除了观摩课堂教学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观察班主任工作和课外活动来促进对该年龄段的学生的了解。
(二)真实的课堂
在我们学习的这几节课中,指导教师通过教授新课、讲解练习,使同学们了解了复杂宾语从句的语法内容,并且加以巩固。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学习了上课的常用导入语和过渡语,了解了对于基础薄弱的同学,应当怎样简明易懂地教授英语语法并且如何对同学的回答进行反馈。而我们也发现,同学们在导入部分回答问题积极踊跃,整个班级同学都在努力思考教师的问题。
(三)愉快的课后
作业批改与自修课监督:
见习期间,我们协助老师批改作业,通过作业对同学们有了大概了解,也对课程内容和考试范围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同学们大多能及时上交作业,但是作业质量方面存在着较大差距。
我们的指导老师给了我们一个上课的机会。经过两天紧张的备课后,我们给同学们上了一堂语法课。这次的上课经历除了提高了我们教师专业技能,还让我们更加清楚地意识到自己与资深教师之间存在的差距。我们在重难点把握、课堂教学环节设计、板书设计等多方面还需要继续努力。非常感谢指导老师能给我们这个宝贵的机会,让我们在见习中获得了更多的经验与知识。
师生交流互动:
沟通与交流是学习中很重要的一环。我们做老师是这样,做学生也是这样。在指导老师面前,我们是虚心请教的学生。第一次写教案,老师看完又批,给我们讲述教案的写法。同时也会在课后和我们复述上课的过程,告诉我们课堂的重点,教授我们如何上一堂好课的技巧。在学生面前,我们是学识“渊博”的见习老师。课上小朋友会见缝插针地问一些语音问题,课后也会有小朋友主动到办公室问语法之类的问题。我们会尽自己最大努力去辅导她们,在帮助她们解决问题后看到孩子豁然开朗的表情,我们的嘴角也不经上扬。有时我们需要他人的帮助,也需要主动帮助他人。在沟通交流中,我们的关系更加亲密。在辅导过程中,我们巩固知识和查漏补缺。也许这就是学习的乐趣,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吧!
课外活动:
俗话说“All study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 除了认真的学习外,课外活动也是必不可少的啊!在中午休闲时间,我们的见习老师,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与同学们打成一片。看,那是Alex同学在和初中生弟弟进行羽毛球友谊赛,谁能更胜一筹呢?
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也是必不可少的啊,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希望,升旗仪式能培养他们的爱国意识,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从而更加有学习的动力。
(四)见习的收获
两周见习使我们收获良多。在听课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教师尽职尽责的备课带来的生动有趣的课堂,精心安排的教学环节、准确剥离的重难点、缜密的教学逻辑、先进的教学手段,都是我们需要努力习得的。这就提醒了我们——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之路任重而道远,启发我们要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掌握相关教育教学技能,丰富发展德育方面的能力,争取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短短两周的见习经历是一条门缝,我们共同窥见了门那边的灿烂世界,日后“为人师”的决心便更加坚定。两周来,我们逐渐对“老师”这个神圣的称呼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与体会。未来可期,我们将勇往直前,在筑牢自身学术专业基础的同时思考育人的哲学。毕竟,每位教师都是一位栽培祖国鲜花的园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