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走进名校,共研教学——记外国语学院2023级英语(师范)《教育见习(三)》暨教师资格证工作坊教学观摩活动
发布时间:2025-10-23
为深化师范生对一线教学场景的认知,提升其实践教学能力,温州大学外国语学院于2025年10月22日精心组织了一场教育实践活动,带领2023级英语(师范)专业学生走进温州中学,开展教师资格证工作坊与《教育见习(三)》教学观摩及交流活动。此次活动由李宋昊老师亲自带队,旨在通过近距离接触名校课堂、观摩名师风采、参与教研讨论,进一步锤炼师范生的教学设计与课堂实施技能,为培养具备专业素养与创新精神的未来英语教师奠定坚实基础。

活动启幕之际,外国语学院何永成副院长代表学院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对温州中学英语教研团队的盛情接待与周密安排表达了诚挚的感谢。他强调,此次“走进名校”活动是学院深化校际合作、强化师范生教育实践的关键举措,对于提升师范生的课堂教学技艺与教育研究能力具有深远意义。他勉励同学们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深入课堂、贴近学生、走向教育前沿,在实践中锤炼师德师能,在反思中升华教学智慧。

名师示范,引领课堂创新风潮
温州市高中英语教研员丁立芸老师领衔的温州中学英语教研团队,以“高中教学示范课”为主题,为同学们呈现了八节风格迥异、精彩纷呈的英语教学示范课。 在课堂观摩环节,温州中学八位一线教师依次展示了语音、语法、词汇、语篇、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等八大课型的示范教学。

课堂内容丰富多元、节奏明快、设计巧妙。例如,夏一建老师的语音教学以例引路、以评促练,层层深入;李函书老师的语法课注重结构引导与语境迁移,语言实践自然流畅;蔡丽丽老师通过幽默互动激发学生自主发现规律的兴趣;蔡珍瑞老师逻辑清晰,兼顾语篇分析与思维启发,鼓励学生在理解中探索;朱佳琦老师巧妙运用简笔画创设语境,将词汇教学与听力预测融为一体;蔡夏冰老师围绕卡通话题展开口语训练,引导学生从表层语言走向思维深处;陈华露老师以结构为切入点,由浅入深,结尾主题升华画龙点睛;李晶老师则以视频导入写作课,通过阅读构建写作框架,实现“以读促写”。 八节示范课主题鲜明、设计精巧,充分展现了教师的教学理念与学科智慧,为师范生提供了鲜活的课堂范例。

这些示范课不仅展现了课堂的张力,更蕴含了学理的深度,充分体现了新时代教师教学能力的专业标准与教育创新精神,让见习生深刻领悟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三者之间的内在统一。
主动学习,引领课堂革新潮流
示范课结束后,温州市高中英语教研员丁立芸老师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总结与点评。她以“五个关键词”精准概括了优质课堂的核心特质:教师风范、学科功底、教学设计、课堂互动、紧跟前沿变革。 她指出,教师风范是专业自信与精神风貌的体现;学科功底要求教师在语言、内容与思维层面深度引导学生;教学设计需兼顾逻辑性与创新性;课堂互动应通过师生对话、生生互评与即时反馈实现深度学习。
丁老师特别强调了“主动学习”(active learning)的重要性。她认为,新时代课堂应通过问题导向、任务驱动与情境探索,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中主动建构知识。 她以示范课为例指出,语音教学可通过自主归纳与同伴互评培养语言意识;语法与词汇教学以开放任务激发探究欲;语篇与写作教学则倡导“先思考后表达”,实现语言运用与思维发展的统一。

她总结道,这种“以学为中心、以思促学”的课堂理念,推动教师从“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习引导者”。主动学习既是教学策略,更是教育理念的革新——教师需在教学设计中保持创新,在课堂互动中实现共建共评,并关注教育前沿、持续反思提升。这一理念与《教育见习(三)》课程目标高度契合,为师范生的教学成长与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共研共进,启航未来教育新篇章
活动尾声,李宋昊老师代表学院对温州中学英语教研团队的支持与指导表达了衷心的感谢,并寄语全体师范生:希望大家在未来的教学道路上不断钻研、勇于实践,在教学中体现人文情怀、展现专业力量,成为新时代具有国际视野、教育智慧与创新精神的英语教师。
此次“走进名校,共研教学”活动不仅为师范生搭建了一个观摩学习、交流互动的优质平台,更为他们未来的教育生涯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与信心。 相信在未来的教育道路上,他们定能乘风破浪、勇往直前,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一审:李宋昊
二审:邵康燕
三审:何永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