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翻译系召开2025级翻译专业本科培养方案论证会
发布时间:2025-05-23
2025年5月20日下午,温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系在外语楼212会议室召开了2025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专题会议。会议由外国语学院副院长何永成主持,论证专家组成员温州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院长孙利、温州市外办副主任楼了凡、瓯海区政协副主席周怀中、温州商学院教授杨全红、朱植德译审,以及相关专业负责人、系主任及教师代表叶苗教授、王红玫博士等共同出席,围绕翻译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展开深入研讨。
首先,何永成副院长介绍了与会专家,并指出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的背景下,翻译专业作为非师范试点专业,需结合评估要求对培养方案尤其在学分体系、课程结构等方面进行调整优化,因此特别邀请行业专家共同把脉,为方案修订提供指导性建议。
随后,翻译专业负责人叶苗教授详细介绍了培养方案的制定与调整,提出四方面调整方向:结合AI发展趋势优化课程设置,合并、删减部分课程以增加自主学习空间;强化实践类课程占比,提升学生应用能力;开设国际商务、涉外法律等跨学科融合方向,培养复合型人才;科学调整课程学习顺序,保障知识体系逻辑性和科学性。
与会专家充分肯定了培养方案的科学性与专业特色,围绕培养目标落地、课程体系优化等提出许多宝贵建议。
孙利院长聚焦课程体系科学性,针对部分课程开设以及学分设置提出了宝贵建议。紧扣“应用型”专业定位,建议增设《数字贸易》等经贸类课程,切实提升毕业生素养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
楼了凡副主任立足涉外人才缺口,强调“语言+专业”复合培养,建议强化“翻译+经贸/法律”实操课程,结合温州鞋服、外贸产业特色开设跨境电商模块,联动森马、康奈等企业搭建实习平台,打造特色外语类院校。
周怀中副主席关注学生自主发展空间,建议合理控制课程密度,为学生预留更多钻研时间。朱植德译审针对涉外法律人才稀缺现状,肯定了开设《涉外法律》课程的必要性,拓宽学生在涉外司法、跨境贸易等领域的职业路径;同时对培养方案中培养目标表述等细节提出具体修订建议。
杨全红教授着眼全球化人才需求,提出突破传统中英双语培养局限,建议增设意大利语、德语等小语种基础课程或模块化教学,着力提升学生多语言服务能力,增强学生在全球化职场中的竞争优势。
最后,叶苗教授对专家们的建议表示感谢,翻译系将认真梳理吸纳建议,进一步优化方案,确保培养体系更科学、更贴合行业需求。
此次论证会为2025级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明确了方向。外国语学院将以修订为契机,持续完善培养体系,努力培养更多适应时代需求的复合型翻译人才。
一审:叶 苗
二审:邵康燕
三审:何永成